嘉兴市南湖区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新格局
南湖区上下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,全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格局。目前,南湖区生物物种总数达676余种,其中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,濒危鱼类1种。
一是专业调查评估摸家底。通过设置鸟类样线、布设红外相机等方式,依托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保护专家团队资源优势,开展陆生高等植物、水生生物、鸟类和两栖爬行类,以及湘家荡区域哺乳动物和陆生昆虫多样性调查工作,范围涵盖湿地、公园、湖泊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,并将野外调查结果与文献资料相结合,摸清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,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。截至目前,已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13次,发现水生生物228种,高等植物326种,鸟类58种,鱼类34种,昆虫52种。
【来源:浙江省生态环境厅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
二是严格管控巡查守红线。划定南湖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,将红线区域作为编制各类规划的强制性、约束性内容,禁止工业项目及其它占用湿地、改变河湖滨岸自然形态的项目进入,全面构筑起一条开发建设不敢逾越的“高压线”,减轻生态系统受到的来自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压力。同时,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巡查,对发现的疑似问题进行及时排查和全面整改,全面制止、惩处违法违规挤占生态空间行为。目前,已划定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1.31平方公里,有效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。
三是立足公众参与造氛围。今年5月22日“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”前,及时定制《嘉兴市南湖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方案》,通过主题日宣传、线上直播、主题征文和短视频征集、专题宣传片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工作,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,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,全面提高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。如今年以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”为主题,开展系列主题讲座、参观湿地活水公园、组织生物多样性知识有奖问答等8项活动,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、奖品30余份,制作展示动植物标本30余份。
文章来源:《环境保护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hjbhkx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830/1520.html